試驗操作方式如下:
 
	IPX3 防淋水  各垂直面在60°范圍內(nèi)淋水,無有害影響
 
	擺管,與垂直方向土60°每孔10 min范圍淋水,zui大距離200 mm或淋水噴頭,與垂直方向士60°范圍內(nèi)淋水
 
	水流量:0.07(1士5%)L/ min乘以孔數(shù)10(1士5%)L/ min 
 
	試驗持續(xù)時間:  10min至少1min/㎡5 min
 
	IPX4 防濺水  向外殼各方向濺水無有害影響
 
	同數(shù)字為3的試驗,角度為與垂直方向士180°范圍淋水
 
	水流量:0.07(1士5%)L/ min乘以孔數(shù)10(1士5%)L/ min 
 
	試驗持續(xù)時間:  10min至少1min/㎡5 min
 
	第二位特征數(shù)字為3的擺管或淋水噴頭試驗
 
	按表規(guī)定調(diào)節(jié)總的水流量,并用水流計測量
 
	擺管中點兩邊各60°弧段內(nèi)布有噴水孔。支承物不必打孔。被試外殼放在擺管半圓中心。擺管沿垂線兩邊各擺動60° ,共120° ,每次擺動(2X 120°)約需4 s,試驗持續(xù)時間5 min。然后把外殼沿水平方向旋轉(zhuǎn)90° ,再試驗5 min.如果某些型式的設備試驗時外殼所有部分不能全部淋濕,可上下調(diào)整外殼支承物。這種情況優(yōu)先使用手持試驗設備(淋水噴頭)。
 
	試驗設備(淋水噴頭)的條件
 
	本試驗應安裝帶平衡重物的擋板。
 
	調(diào)節(jié)水壓,使達到規(guī)定出水量。所需壓力在50 kPa~150 kPa的范圍。試驗期間壓力應維持恒定。
 
	試驗時間按外殼表面積計算每平方米1min(不包括安裝面積),zui少5min。
 
	第二位特征數(shù)字為4的擺管或淋水噴頭試驗
 
	噴水孔布滿于擺管半圓180°內(nèi)。按規(guī)定調(diào)節(jié)水流量,并用流量計測量。
 
	按IPX3 和IPX4試驗條件的總水流量qv
 
	(每孔平均水流速度q、1=0. 07 L/ min)
 
	  管半徑R/mm         IPX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IPX4    
 
	開孔數(shù)Ne . 總水流量qv/(min)     開孔數(shù)Ne . 總水流量qv/(min)
 
	400          16         
1.1           25        1.8
 
	600          25         
1.8          37        
2.6
 
	根據(jù)規(guī)定距離布置開孔,實際開孔數(shù)N可增加1個
 
	擺管沿垂線兩邊各擺動180° ,共約360° ,每次擺動(2X360°)約需12 s。
 
	試驗進行10 min.
 
	如果有關(guān)產(chǎn)品標準未做規(guī)定,被試外殼的支承物應開孔,以避免成為擋水板。將擺管在每一方向擺動到zui大限度,使外殼在各方向都受到濺水。
 
	試驗設備(淋水噴頭)的條件
 
	從噴頭上chu去平衡重物的擋板,使外殼在各個可能的方向都受到濺水。
 
	水流速度和每單位面積的濺水時間
  |